3月16日,绿洲游戏和大辞科技联合举办了以“游戏出海 语言先行”为主题的北京游戏本地化沙龙。超过60位来自不同省市的游戏公司和游戏本地化公司人士共聚绿洲游戏,分享交流游戏本地化实战经验和memoQ的全球化多语言管理技术方案。五位演讲嘉宾以各自实践经验做主题分享,讨论环节气氛热烈。
尚照发以Slator和memoQ联合发布的“2019游戏本地化报告”开始,指出游戏行业全球化多语言战略面临的六大挑战,即:语言数据资产分散、术语不一致、质量无法有效控制、翻译成本居高不下、技术障碍尚存、时间周期压力大等。
接着尚照发从六大方面详细分享了大辞科技研发的以memoQ为主体的全球化多语言管理技术方案,包括:术语动态管理、翻译生产、质量管理、项目集中管理、流程自动化以及用户体验。
术语动态管理:多语言管理规划越早,成本越低,因此,术语的动态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利用memoQ的QTerm术语管理系统,能帮助企业各个部门轻松实现术语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
翻译生产:涉及多格式多语种的文档处理,涉及语料库、翻译记忆重复利用以及机器翻译等,此外翻译管理系统必须支持兼容和处理游戏本地化过程发布的文件格式。
质量管理:游戏本地化过程中翻译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杜绝低级翻译错误,memoQ的自动翻译质量检查和语言质量保证功能是技术辅助人工审校的最佳实践。
项目集中管理:分为项目管理、实时协作和沟通窗口三大块内容,包括供应商管理和众包翻译管理。
流程自动化:可以让项目经理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缩短多语言项目流转周期在。
矫慧分享了自己在负责游戏本地化过程中,遇到的五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坑”。
“坑”一:语言包“巨大”。
通常,语言包量大,拆分不便,并且格式复杂,翻译程序复杂,文本中还包含大量代码,影响翻译。而memoQ可以帮助处理这一大问题,使整个翻译界面变得友好。
“坑”二:文本调试。
本地化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不同语言构造不同,语言长度也不一,但是UI长度无法改变,只能改变单词长度,针对解决办法,来自大辞科技的朱小二在接下来的议题中会为大家进行演示。
“坑”三:术语库和记忆库
术语库和记忆库需要达到一致性,浑然天成。
“坑”四:翻译排期。
一般来说,一个游戏本地化项目需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巨大语言包的翻译,工作量极大。考虑到译员的日均工作量,常常需要在同一个项目中安排多个译员同时进行翻译。并在翻译过程中,实时同步记忆库和术语库,确保多人翻译风格一致,并在限期内高效、高质完成翻译工作。
“坑”五:文化本地化
文化差异在所难免,涉及到宗教、政治等敏感内容,以及俗语、俚语、网络用语的本地化也需要格外注意。
“如何克服文化屏障,使翻译更优质”是游戏本地化另一大难关。就此,来自绿洲游戏的别克占根据“火影忍者”本地化项目分享了他的结局之道:观看原著动漫,辅以搜索引擎帮助理解,或直接用罗马音还原日文发音。
在进行游戏本地化时,译员拿到的不仅是语言包,还会有游戏包来帮助了解游戏。如若译员理解和研发初衷产生了冲突,在测试阶段,时时保持沟通是降低交流成本的关键。
质量管理也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朱小二的主要建议是:memoQ可以设置字符长度实现统计每一行字数,若超出则会在QA检查报告中显示。而正则表达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检查代码和变量,还可以检查排列的先后顺序(比如种类要放在数量之前)。除了对常规项的质量检查(字符长度、标点等),还可以事先自定义规则,memoQ会根据设定的模版检查译文格式是否满足所设定规则。
本次活动在嘉宾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本次沙龙旨在为中国游戏出海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非常感谢本次活动组织者之一绿洲游戏的游戏本地化—客服经理Kasia的大力支持,同时非常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的积极参与。